第一节 五系交易的由来


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载有"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"的文字。时隔两千余年,通过这些文字,商人的来来往往、货币的流进流出,我们仍能感受得到。时过境迁,但"利来利往"从未改变,早已成为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经济现象,如今在证券市场中尤为明显。每天数千亿元的成交额,亿万股民的积极参与,股市好不热闹。然而,俗话说得好,你打算要别人的利,而别人正盘算着你的本。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,一切都从手上过招。而当投资者单击鼠标的那一秒钟,其实成败己定,它是投资者投资理念、知识、策略、心态、风险控制等能力的综合体现。可纵观过往,在这个市场中能持续盈利者,只能是极少数人。怨天尤人者有之, 责备经济形势不佳者有之,谴责内幕交易者有之,坦承自己心态不好者有之……,在不能改变其他因素的情况下,改变自己是最好的适应方式。

一、投资者特征

在证券市场里,投资者的类型有很多种。按持股时间分,有的做长线,有的做波段,有的做短线:根据决策主体分,有的靠他人推荐, 有的根据自己研究;根据交易理念分,有的投资,有的技机… …各式各样,数不胜数。

但如果将投资者按盈利和亏损分为两类,则可以得出他们的一些共同点。

(一) 亏损投资者常见特征

①盲目听取他人意见,特别是对小道消息和分析师的建议,如获至宝,没有进行瓢别和二次加工,就将其作为直接交易的依据。

②除了会使用交易软件外,对股市一无所知。这主要是一些新入市的投资者。

③不论是买还是卖,成交后很快就后悔。主要原因是当走势与预期相反时,投资者才发现当初考虑时遗漏了一些因素,没想周全。这类投资者通常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。

④把赚钱的希望寄托在某个炒股软件上,希望通过软件发现买点和卖点。这类投资者偏爱技术分析,对技术指标较为痴迷。

⑤心态浮躁。一旦亏损,投资者便垂头丧气、面红耳赤,心理驾驭能力还欠火候。

( 二) 盈利投资者常见特枉

①善于独立思考。不盲从,不易受外界影响,他人建议仅作参考, "择其善者而从之"。

②有属于自己的稳定投资风格, 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。因为一般只有盈利者才会坚持自己的风格,而亏损者总是随波逐流。

③风险意识较强。证券市场风险非常大,能够持续盈利者之所以少,是因为即使是曾经的盈利者,也会被随之而来的风险所淹没。所以,在这个市场上,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。能长期生存下来的投资者,自然树立了很强的风险意识。

④往往有沉着冷静的心态。证券市场瞬息万变,涨和跌本就是家常便饭,没有稳定的心态,是不可能应付得了这种变幻莫测的市场波动的。所以,他们大都适应了这样的节奏,这是一种长期在市场中磨炼和沉淀的结果。

二、市场是是对的

面对当前这样的信息时代,每个投资者的计算机里都是相同的走势图,上市公司面对所有的投资者公布同一公告,投资者可以浏览到同样的相关财经网站。换句话说,每个投资者面对同样的事物,会产生亏和盈两种不同的结果。如果把证券市场的表现当作一种客观实在,那这样的不同结果则是由我们主观意识的不同所造成的。所以,有些投资者即使认为市场波动不合理,也只有服从于"市场总是对的"这一评判标准。不难看出, "市场总是对的"本身就包含了"市场有时出错"这一任性表现。

换一种衡量标准也许更简单些,那就是投资者的账户。账户如果盈利了,就是对的;账户如果亏损了,则是错的。而恰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又合理的标准,却隐藏了巨大的欺骗性。

道理很简单,欺骗性的一种表现在于,即使投资者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新手,他第一次买进的股票都有可能赚钱,就像有一句玩笑话"让一只猩猩用扔飞镖的方式来选择股票,有时甚至也超过资深的分析师。"这话不无道理,但不能因此就离开分析师而转身去膜拜那只猩猩。而恰恰有投资者从此得出结论:"证券市场不可捉摸,毫无规律可言。"从而踏上了靠运气、随机操作的道路。这样的投资者其实并不在少数。

欺骗性的另一种表现在于, 当投资者通过自己的方法去交易时, 一开始其账户可能盈利,随后投资者就用同样的方法去复制,可结果却相反,亏损了。时而盈利、时而亏损,如此反复,最终账户总计还是亏损。在这种情况下, 一部分投资者还是会被"当初的盈利"所误导,尽其毕生精力,钻研给其带来过的"曾经的美好",殊不知那是偶然擦肩而过,这就让他们错误地偶然当成必然,把"一次盈利"当成正确的参考标准,结果将有限的精力耗费在无穷尽的试错过程中。

所以,衡量标准应该是"如果你能持续盈利,则是对的;如果不能持续盈利,则是错的"。因此,在投资市场上, "持续" 二字就变得至关重要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我们才会知道我们的研究内容,才会有大的格局观,才不会迷失方向。"因为我们要研究的不是一时盈利,而是持续盈利。"研究内容不一样,方法就会不一样,思维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样。真正地懂得了"持续" 二字在交易中的重要性,并且做到了持续盈利,才是认清了证券市场的本质。

三、立案交易的由来

《大学》中有云"致知在格物。"获得认识的途径在于研究事物,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
如上所述,在股市盈利者多,持续盈利者少。其原因之一是股市中有复利原理,即赚钱是在前有的累积基数上赚,而亏钱也同样是在此基数上亏。举一个例子,如果某投资者从50 万元赚到100 万元,需要赚一倍;而从100 万元亏到50 万元,则只需亏50% 就可以了。所以,亏比赚更容易。原因之二在于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,纷繁复杂,投资者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,因忽视很多影响因素从而造成失败。所以, "赚钱要考虑方方面面,而亏钱只需忽略一方面"。又有人说, "在股票市场,一无所知和一知半解,其结果是一样的"。道理正在于此。综合上述两个原因,我们可推断出,要想在股市中持续盈利, 一要减少亏损的次数, 二要减少单次亏损的比例。

当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种,太过笼统, 投资者或无所适从,或难以对其解析,或将其二者对立开来。这样不但不易于研究,使人容易忽视其中的影响因素E 而且这些因素中有的作用是同方向的,有的则是反方向的。无数个因素相互交织,显得更加扑朔迷离,而唯有"全知"才更易减少亏损的次数和减少单次亏损的比例。当然,这里的"全知"并非指知道包罗万象的每一个细节,而是指对这些包罗万象的因素采用归纳的方法,找到其共同点,建立起具有共性特征的系统,让投资者一目了然、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其影响。

在众多的因素中,从有利于投资分析和操作、共同的影响逻辑、体系的完备性等分类标准出发,经笔者整理后概括出宏观系、行业系、企业系、技术系、行为系五个系,再将各系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,这就是本书论述的"五系交易"。



加入书架